雁门胡人歌原文_翻译及赏析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唐代·崔颢《雁门胡人歌》雁门胡人歌唐代:崔颢
边塞生活译文及注释译文雁门郡东接古代燕国,郡内高山峻岭遍布,有些胡人的家就住在边境附近。你看一个胡人解开猎鹰脚上的绳索,让它飞出去追捕鸟雀,自己则骑着当地产的骏马驰骋在辽阔的秋原上,四处游猎。时值深秋胡人多放火烧山,一处处山头上的野火在寒冷的天气里静静地燃烧着;有时秋雨绵绵,雨点打在山上,溅起湿湿的烟雾,笼罩着山头。看到山头的烟火,胡人误作是狼烟而紧张起来,但接着听说辽西并没有战事,马上又安定下来,时时买酒取乐,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卧在酒店。
鉴赏这首边塞诗反映的是边塞胡人的生活。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的民族观,他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把胡人与***对立起来,他相信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是爱好和平的,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同样渴望过一种安宁的生活。
首联“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交代了雁门郡的地理环境和当地胡人的分布。颔联生动地描写了雁门胡人日常的狩猎生活:“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这两句中“胡鹰”“塞鸟”“代马”三个意象,都是在动物前冠以一个又边塞特征的修饰词,突出其地域特点,很有边地特色。从胡人的放鹰捕鸟、骑马游猎的生活描写中,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气息,令人耳目一新,仿佛看到了一幅“天苍苍,野茫茫”的秋猎画面。颈联生动地刻画了边地的自然景象:“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这两句描绘了“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两幅画面,意象或浓或淡,或辽阔生动或静谧苍茫,而且富于季节和地域特征。两句中“寒”与“火”、“湿”与“烟”相反相成,互相烘托,趣在其中。另外山头野火和烟雾颇似战争中的烽火,这对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来说很容易联想到战争,行文上自然地引起下文。尾联“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两句写饱受战争蹂躏的人们渴望和平,并在和平的环境中尽情享受生活的情景。
崔颢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崔颢
秋气生朔陲塞草犹离离。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襜褴罢南牧林胡畏汉威。藁街将入贡代马就新羁。浮云护玉关斜日在金微。萧索边声静太平烽影稀。素臣称有道守在于四夷。——宋代·田锡《塞上曲》塞上曲
秋气生朔陲塞草犹离离。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襜褴罢南牧林胡畏汉威。藁街将入贡代马就新羁。浮云护玉关斜日在金微。萧索边声静太平烽影稀。素臣称有道守在于四夷。边塞秋天写景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唐代·司空图《河湟有感》河湟有感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边塞感慨,伤怀悲痛夜战桑干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唐代·许浑《塞下曲》塞下曲
夜战桑干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边塞战争同情
上一篇:湖北省襄阳市的邮政编码多少
下一篇:古佛倒驾慈航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