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的词语解释
得意忘形(拼音:dé yì wàng xí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晋书·阮籍传》。
得意忘形指高兴的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常用于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有的态度。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成语出处
《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得意忘形”。
得意忘形的基本释义就是:
得意:称心如意;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
古义:原指高兴得物我两忘。
今义:后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得意忘形(拼音:dé yì wàng xí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晋书·阮籍传》。
得意忘形指高兴的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常用于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有的态度。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成语出处
《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得意忘形”。
得意忘形的基本释义就是:
得意:称心如意;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
古义:原指高兴得物我两忘。
今义:后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