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
正常情况下是超过70岁,才可以称之为古稀之年。古稀是中国人自古指七十高龄的说法。它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 《曲江二首》诗,杜甫吟咏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慨叹人生苦短,能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
古稀之年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七十岁左右,当然在当代七十岁的老人比比皆是,年龄过百的也有很多,那都是因为现在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可是在古代,因为长期的战乱和饥荒瘟疫等各种灾害原因的情况下,人的平均寿命只有在四十到五十岁之间,可见在古代这个七十岁是多么的难得,也不愧称之为古稀之年。
在古代因为种种原因,年龄达到古稀真的非常的稀少,比较出名的便是唐寅,说唐寅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一提起唐伯虎大家可能就都有印象了,他曾经感叹自己活过了古稀,并写了一首诗,诗中有说到“前二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以此来表达人生几何。
纵观历史,时间越久以前,年过七十的人非常的稀少,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向前,人的寿命越来越高了,就好比一千年以前的超过古稀之年的拿学者来比较在我的印象当中只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和孔子等人,在以后的朝代当中虽然也有一些,但是并不出名;但是在几百年之前的时候,比如说四大名着的作家罗贯中和吴承恩;书画名家郑板桥年龄都已过古稀。
古代年龄称谓
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对不同年龄段都有着别称,这并不是特指某个年龄,而是达到一定年龄后对这个年龄段的一种称呼。
在古代:男性: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志学——十五岁。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
指女性: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及笄——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喜寿:指七十七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岁。
米寿:指八十八岁:将“米”字拆开彷如八十八的模样,故借指八十八岁。
白寿:指九十九岁: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白”是借用百字少一横,以此借指九十九岁。
茶寿:“茶”字的草头看似二十,余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故借指一百零八岁。
上一篇:神舟七号的宇航员是谁
下一篇:武则天是哪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