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底与什么有关系
四点底在《中华大字典》里作为一个汉字收入,音huǒ或 biāo。其读(huǒ)时,古同“火“,烈火,是由“火”演变而成,是煮、蒸等字构成元素。读(biāo)时,是烈火的意思。因此四点底在古代是与火有关的。
但是同时,四点底也与一些动物的尾巴有关,这是有些字的“灬”跟“火”没有关系,是文字发展过程中形体的讹变。很多情况下,跟动物的脚和尾巴等有关。如:燕。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灬”组成的汉字做声旁组成新的汉字,只做构字的部件。如:遮、蕉、嘿、墨、默、憔等。
部首是汉字的第一笔画或形旁,对于独体字来说,部首是第一画,比如“永禾天日”的部首是“、丿一丨”;对于合体字来说,部首是用于归类的表义的“部件”,也就是“形旁”,比如“名明描蒋形”的部首是“夕日扌艹彡”。
部首分“表义”和“不表义”两类,不表义的部首只有一画或两画,比如:丶丨亅丿乛一乚丷亠……表义的部首就是“形旁”,用于对事物进行归类,比如:刀勹艹弓巾口马宀女犭山饣扌氵纟土贝车木月禾钅目疒鸟皮石田虫耳米舌页羊舟衣竹豆鱼骨革……
从字意上分析
“火”加热的一种方式。人类进化过程中,火的使用意义重大,简单的讲,把食物从生冷变得香熟,延长了人类生存的平均寿命。炖、烙、烤可以感觉到,要求温度没有上者高,至少不需要烈火,所以用“火”作为偏旁。
“灬”本身就是一个汉字,有两个读音:读huo三声,即古语同火;读biao一声,解释为烈火。蒸、煮、烹可以感觉到,要求温度极高所以用“灬”作为偏旁,灬即烈火的意思;同时,这几个字大多需要水,灬俗称“四点水”偏旁。
“火”和“灬”都是指的火的意思。所以四点底和火有关。
从字形演化上分析
四点底的字在《说文解字》里是属“火”部,小篆字形也是从“火”。随着字形演变字体简化,就成了四点底。直到清朝的《康熙字典》,查四点底的字也还是查“火”部。 为了方便不了解文字发展变化的普通人查阅,当代的字典另列四点底为一部。
汉字
汉字又称中文,是汉语的记录符号。与英文、印地文、俄文等表音的字母文字不同,汉字是典型的意音文字。与拼音文字单词的单音或多音表义不同,汉字一般单字单音表义。
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稍后出现了金文,西周时演变成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统一六国文字,秦末出现隶书,西汉出现草书,东汉出现楷书和行书。甲骨文、金文、篆书笔画连续婉转,到了隶书的笔画变得横平竖直,成了纯粹的方块字,便于书写,成了古今汉字的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