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是哪里
满洲,通常指今天的辽宁、 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再加上内蒙古东北部的地区(即东四盟 )。“满洲”这个名称从17世纪开始被西方世界用来称呼满洲民族的居住地。 在19世纪末,因为日本俄国对这一地区的争夺而为世界所熟知。
满洲
满洲,有两个主要含义。第一个是民族名,即满族的族称,形成于16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以满洲部亦即建州女真人为核心,吸收海西女真以及部分其他部族形成的。随着东北女真诸部的统一、八旗制度的完善与满族共同体的正式形成,天聪九年 (1635) 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夺取中央政权,满洲族成为清代的统治民族。辛亥革命后通称为满族。“满洲”一词,或作为部落名,或作为民族名,俱见乾隆敕撰《满洲源流考》一书。
民族特征
典型的满族人中,两眼间隔较近,直鼻,长方脸型的较多,肤色较浅。满族中的B型血的比例很高,达到40%以上(这一比例在汉族中是20%)。
由于满族在清代的支配统治阶级地位,满族较之中国其他民族有更高的教育水平。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满洲族每一万人中的大学学历者有1,652.2人,全国平均水平为139.0人,汉族为143.1人。在15岁以上的文盲和半文盲比例,满族为1.41%,全国22.21%、汉族21.53%,满族的数据远远低于中国国内的其他民族。
满族秧歌
秧歌舞:又称“鞑子秧歌”。多于上元夜表演。舞者十数人或数十人不等。表演者各持尺把长两圆木,边 击边对舞。常由三四人扮妇女,三四人扮参军及扮持伞灯者,饰卖膏药者为前导。以锣鼓伴奏,“舞毕乃歌,歌毕乃舞”。是化妆的歌舞表演。有徒步、高跷之分。若两秧歌队于路相遇,即行抗肩礼互敬。
莽式舞:中国清代宫中宴会上表演的满族舞蹈。莽式分男莽式和女莽式。跳莽式必有歌唱和,一人领唱,众人以“空齐”之声相和,加强节奏,故也有人称之为莽式空齐舞。舞蹈粗犷有力,动作幅度较大,多是骑士步,这与满族先民尚武有关。
腰铃舞:满族民间舞蹈。由数名腰系铜铃男子表演。表演时打着响板,扭动腰铃,使板声、铃声相和。源于满族早期骑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