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作信仰?
什么叫“信仰”?就是“相信”和“敬仰”。既相信又敬仰,就会产生信仰。
由于信仰一旦坚定,很可能会产生十分强大的力量,对我们的言行及价值判断,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务必特别慎重。因为不正当的信仰,实在是祸患无穷!
现在很多人信仰就是宗教,其实不是。信仰的对象,并不限于宗教。人也不一定非信仰宗教不可,也可以信仰某种学说或特定人物。
孔子一生始终保持着非常谦虚的态度,并没有要求大家信仰他。《论语宪问篇》记载孔子自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他自谦君子具有三种德性,但是他一种也不具备。然而,大多数人都会赞美孔子的自谦,认为这实在是夫子自道,分明在说他自己。
由此观之,信仰绝对不是自吹自擂的结果,更不是自我推销,或透过威胁、利诱、恐吓等不正当手段所能够建立的。
信仰必须发自内心,只有自发的,才是真正的信仰。
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伏羲氏的贡献,是使我们信仰自然。他认为人既然是自然的一分子,当然应该取法自然、不违反自然法则。凡事顺乎自然,便可以获得天人之间的和谐,共同生存与发展。
自此之后,我们中华民族对世间万事万物的看法,都秉持着伏羲氏的路线,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并且样样都以自然为标准,来衡量其可信与否。
所以,我们没有像西方人那样,把自然、神发展为宗教。有信仰,但没有宗教,是中华文化最为神奇的特色。
孔子认为人固然是自然的一分子,但是在万物之中,人类是唯一具有创造力和自主性的动物。
我们除了本性、本能之外,经由后天的学习和创造,可以弄出很多名堂、变出很多花样,倘若缺乏道德规范,不能自我约束,迟早会破坏自然、为害人间,远比那些鬼怪更为可怕!
周武王说“人为万物之灵”,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敬畏天命,也必须提高道德修养。他一方面主张“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一方面则倡导“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以天助己助者,来勉励大众自律自觉。他建议大家“敬鬼神而远之”,自己先奋发有为,尽全力之后才能够听天命。
换句话说,孔子的伟大贡献,就是在伏羲氏一画开天、周文王为六十四卦写卦爻辞之后,看到人间的紊乱、人心的不安,以及治理的不妥,决心把人类的信仰,建立在道德之上。以道德为基础,顺应自然,方为人类的幸福之道。
孟子则更进一步,直接指出人的责任,是上天降下来的。《孟子告子篇》记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的责任,而且是由天所降,只有准备承担重责大任的人,才有资格领受。他这样的睿智和气魄,无怪乎能继至圣先师孔子之后,被炎黄子孙尊为亚圣。
古圣先贤,因而再接再厉,使道德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信仰。
“道德”是什么?
我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随着知识普及、科技发展、经济繁荣,人类似乎变得更自私、更投机、更残忍,以致“人性本善”的说法,引起很多人的怀疑。
实际上,“人之初”不应该解释为每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而应该解释为人类初次出现在世界上,那时候的人类,应该是善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心不古,于今犹烈。
由于一代又一代,愈加受到种种污染,很可能一生下来就不善了。大家喜欢说现代的婴儿,更加聪明,几乎可以断定为更加贪心、狡滑和不老实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类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朝向一条愈来愈重视知识,却愈来愈轻忽道德的途径,导致今日科技高度发达,但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也是空前所未有。必须重振道德信仰,未来才可期。
那么,什么叫“道德”?“道”和“德”,原本并不连用,各有不同的意义。“道”的本义,是指行走的道路;“德”的本义,则是行走道路所获得的良好效果。
“道德”合在一起,告诉我们:行于正道而有所得,即为道德;行道才能有德,离开了道,便不可能有德。
道,就是天道。天道便是天的运行。而且“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天道的主旨。
《系辞上传》说:“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这明白指出《易经》是圣人用来提高道德修养、扩大事业范围所依据的一部经典。又说:“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学易的人,大多静默潜修,却能够成就其事业,不需要言语,大家便能信从,主要的关键,即在于具备美好的道德修养。
如何提升道德修养?
中国人相信天人合一。天道与人道相通之处,孔子认为那就是“仁”。“仁者,人也”,表示仁是人的美德,是上天给予人类的宝贝。
人道与天道合一,也就是仁道。因此,人道即为仁道。“天人合德”,表示道德就是仁。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也可以解释为由仁来贯穿为人之道。
我们常说“仁人志士”,“仁人”的意思,是无往而不合乎道德者,“志士”则是有志于追求道德情操的君子。儒家的教化,以“仁人”为最高标准,因为“仁”是众德的总称,“义”则是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合理行仁的意思。
孔子说仁,孟子说义,合称为仁义道德。实际上,“德”得之于天,而行仁道合理而有所得,即为“仁人”。
那么,如何做到“仁”?孔子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他所说的礼,并不是指礼仪制度,而是就其本质来看。
礼的本质是心,也就是我们的本性,因为礼即仁,是我们与生俱来所拥有的。
出生以后,受到环境的污染,以致埋没、消减、受损。因此,要用“复”的功夫,来自我修复,所以说“复礼”。
如何复礼?即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所说的“勿”,和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的“勿”字,都是同样的用意。
并不是不看、不听、不说、不动,而是去除私欲,在看、听、说、动之间,不致流于非礼。
换句话说,便是站在不随便视、听、言、动的立场,做出合理的看、听、说、动。这就是平时我们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推而广之, “仁者,人也”,仁心为人类所共有,发扬人道(仁道)精神,也是全体人类共同努力的总目标。
自然的善,构成了自然律,而人类的道德,也必须形成社会律。
总之,想要享受科技发达、经济繁荣、幸福圆满的生活,唯一的办法,便是人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对每一个人来说,这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
上一篇:外祖父是谁
下一篇:刚铁是怎样练成的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