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要过春节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故事传说
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年兽常常祸害老百姓,于是人们为去除年兽,在门上贴红对联、穿红衣服、放鞭炮、阖家守岁把年兽赶跑,就是过“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从一月一日到下一个一月一日,称作“一年”,过完这个年,又是下一个“一年”的开始。虽然每年都要过年,但在古代历法上,对新年设定的日期并不一样,有的在孟春,就是春季的第一个月,有的在孟冬,就是小阳春,每年冬季的第一个月,不一而是。直到民国二年,1913年的7月,国家才正式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从此,人们由以往的“过年”变成了现在的欢度“春节”。
历史风俗
从远古历史来看,我国的过年其实是起源于殷商时期的春节祭祀活动。那时,古人为了感谢神灵和祖先的庇佑,使大家获得了生存所需要的粮食和其它食物,每当到了年底的时候,就会举行一些祭神拜祖、驱邪祈福的仪式,并且庆祝一下丰收,祈盼来年有更多更好的收成。但是后来在神话传说中,出现了一种叫“年”的恶曽,年末午夜时分出来伤害村民,人们发现可以用燃放爆竹和贴桃符等方法可以驱赶年兽。因此,又把过年称之为“年关”,后来又改叫“年节”,并把过年放鞭炮和贴春联的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春节的风俗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过春节的时候会有一些习俗,首先会进行扫尘,就是在腊月的时候将家里全部打扫一下,将一切晦气,扫出门,还可以在家里布置贴窗花来烘托春节的气氛,在元宵那一天会进行守岁。之后就会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吃年糕等等。
总结
最后春节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目当中最期待的节日,是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也会用很隆重的方式来庆祝春节。中国人之所以要过年,是因为为了传承有着几千年华夏文明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可以说,过年是中华民族团结疑聚,开展精神文化活动的需要,也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追求向往的需要,更是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崇尚美好文明进步的需要。
上一篇:包扎读包zha还是包za
下一篇:交警电话是112还是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