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飞将是指谁
“飞将”指飞将军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李广,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诗中用“龙城飞将”借代英勇善战的将军们。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有镇守边塞的猛将在,绝不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龙城:匈奴的著名城堡。匈奴族在龙城祭祀龙神故名龙城。其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
出处简介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远征的弊端和守边疆的重要性。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指西汉李广利西征万里之遥的大宛,绝大多数将士没有回来。王昌龄同时期唐朝时高仙芝西征万里之遥的黑衣大食,很多人没有回来,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远征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有镇守边塞的猛将,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如今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此龙城,是唐朝防卫外敌入侵的边塞,而非他国,否则不伦不类。而龙城在唐诗中,与玉门等一样,成为边关的代称。 在唐诗中,虚指边关,而非指西汉时敌国匈奴。此类诗词甚多,皆指边关,无一指它国:
雁门霜雪苦,龙城冠盖稀。——王绩《在边三首》(雁门,龙城皆指边关)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西望龙城阵云起。——卢思道《从军行》
铁马胡裘出汉营,分麾百道救龙城。——常建《塞下》(铁马胡裘是出汉营者的打扮,他们的目标是去救龙城,龙城是汉方重要的关隘)
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王昌龄《从军行二首》(此次出行为了龙城而战,而龙城正在被胡兵袭击.)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雁门寒。——徐陵《长相思二首》(皋兰,龙城,雁门,都是边关)
边秋胡马肥,云中惊寇入。……月晕抱龙城,星流照马邑。——简文帝《陇西行三首》(外敌来了,龙城马邑是前线)
虽弭轮台援,未解龙城围。——梁简文帝《赋得陇坻雁初飞诗》(外敌当前,前线在轮台和龙城)
昔随张博望,辞帝长杨宫。……季月边秋重,严野散寒蓬。日隐龙城雾,尘起玉关风。——何逊《学古诗三首》之三(龙城与玉关对仗,都指边关)
所以,龙城飞将,泛指保卫边关的优秀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