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精神是哪八个字
志愿者被联合国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具体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获取报酬,奉献个人时间和行动的人。
志愿者也叫义工、义务工作者或志工。他们致力于免费、无偿地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志愿工作是指一种具有组织性的助人及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行为,其发展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主义抬头导致各国政府支出崩塌,发展义务工作以解决社会上不胜负荷的需求。
志愿者的岗位职责
1.热爱公益事业,希望为公益事业活动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严肃工作作风与工作纪律。
3.艰苦朴素,谦虚谨慎。
4.不计较个人得失。
5.按时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和项目,保证服务质量,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其他志愿服务活动。
6.洁身自爱,树立形象。
7.工作时间保持通讯畅通,遇到问题及时反馈。
8.强化安全,责任,保密意识。
参加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培养亲社会性人格
亲社会性人格是指能够持续关注他人的权益福利,对他人表示出注意和关怀倾向的人格。亲社会性人格是个体作出对社会有益的行为的内在动因之一。亲社会性人格的人,其所作所为符合社会的期望,能够自愿做出为他人带来益处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对个人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好处。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亲社会性人格往往能够更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社会普遍适用逻辑和规则。通俗来说就是较为适应社会,这种类型的人格能在社会活动中,获得较高的认可度,其行为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赞同和肯定。
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培养亲社会性人格。志愿者活动首先是一种互动性较强的社会活动,具有社会活动的一切属性,展开社会活动本身是人格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其次,志愿者的主要活动是为他人提供帮助。通过志愿者活动,个体对他人的权益、福利将更敏锐,能够培养注意和关怀他人的意识。第三,亲社会人格可以通过在后天环境中不断学习而形成。参与志愿者活动,提供亲社会性的学习环境,通过观察他人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不断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自身,也有助于个体培养亲社会性人格。
参加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培养组织领导能力
由于志愿者活动是公益性质的,志愿者群体往往不存在行政层面的领导。其活动多是开放性且有一定组织纪律要求的。大多数情况下,志愿者群体在进行活动时,往往根据志愿者活动等特定情况而对活动展开组织管理。 这就给了每个志愿者在活动中锻炼自身组织领导能力的机会。
能否有效地组织一个群体,有序地完成一项目标,是评估一个人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在志愿活动中,从确定活动服务对象,判断活动类型,到召集志愿者群体,号召大家参与活动,确定活动的时间形式地点,再到对活动成果的评估和总结,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对组织管理能力的锻炼。同时,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与其他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等的沟通交流,也能帮助志愿者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它活动的组织管理不同,志愿者活动由于其特殊性,成员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比其他社会关系更加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大环境下展开活动,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人群,能够有效放下心理包袱,把握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加强对自己的锻炼。志愿者通过志愿活动的组织管理,经验积累,并应用到其他生活场景中,既是对自身的提升,同时又对提高其他社会活动的运行效率有潜在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b1和b2驾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