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正确吗
据载“是药三分毒”此语出自《药治通法补遗》,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也警示了我们“凡药皆是毒”,中医还有《十八反十九畏歌》,若配伍不当时也可能会产生毒副作用。
拿我们日常生活中连孕妇都可吃的山药、莲子来说吧,这些亦食亦药的品种与大枣、核桃仁等110种品种被卫健委列入了药食同源名单,是我们的食物,也是治病的良药,一如《黄帝内经》所言“空腹食之为食物 ,患者食之为药物。”
而对于一些有毒的中药,在医生辨证正确的前提下不仅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毒副作用,同时还能“以毒攻毒”用来治疗疾病。比如说,砒霜是如雷贯耳的有毒中药,但陈竺院士用“砒霜”治疗白血病斩获了国际大奖,此所谓“药之效,毒为之!”再比如有小毒的息风止痛的中药蜈蚣等,《神农本草经》所说的无毒或有小毒的中药,经炮制减轻毒性用于临床,再经配方配伍、辨证施治,久煎去毒等措施,已经成为治病的良药了。
其实,“是药三分毒”就是告诉大家,药不能乱吃,即便是补药。比如《十药神书》中的一味人参“独参汤”可以大补元气、救逆固脱,古代常用来救命,明代《景岳全书》及不少医家都记载此药的保健治疗作用,然而有的人服后却出现头痛、流鼻血、失眠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分毒”。
《神农本草经》的序当中,有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每味药都有它的性、气、味,对人体的不同部位、不同层面,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比如甘能缓急、咸能软坚、酸能收敛能泻,苦能降能坚能燥,苦温的药能化湿,辛甘的药能发散等。中医辨证下药,有“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等原则,《黄帝内经》也有记载“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等指导方法。
总的来说是药三分毒说的是每一种药物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药物有治疗作用,也会有副作用,副作用是指在治疗剂量下有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与治疗症状没有关系的不良反应。但是这个副作用一般药物您剂量用对就可能不会出现的。所以每种药物吃一段时间,它对症的症状治疗好了就可以不用吃了的,以免出现副作用。这个就是说是药三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