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自清的小故事简短
1、嗜书如命朱自清朱自清一生清贫,却最爱买书、读书。
2、在扬州老家上中学的时候,父亲每月给的一元零用钱几乎都用来买书看了。
3、清华大学毕业那年,他到琉璃厂华洋书庄买书,一眼看中了十四元的新版韦伯斯特大字典,硬了心肠将结婚时候父亲给做的一件紫毛水獭领大氅(就是《背影》里父亲细心给他铺好座位的那一件紫毛大衣)去当铺里当了十四元钱。
4、想着将来赎出来,竟再也没能赎出来。
5、2、朱自清的清贫朱自清一生清贫,《背影》里已经知道上大学时,父亲亏空公款,被迫辞职,祖母去世,兄弟姊妹多,家庭境况很是凄凉。
6、在动荡的年代里,他一边参加社会活动,一边下苦功夫刻苦读书,用三年的时间修完了四年的大学课程,想帮助父亲养家。
7、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妻儿,他的工资交由父亲管理。
8、毕业后的五六年间,他们又生育了3个子女,生活很是艰难。
9、朱自清去清华任教时,考虑再三,只能带两个孩子去北京,使他十分难过。
10、阿九10岁,是个喜欢读书的孩子,十分懂事。
11、朱自清一大早便领着他到母亲和转儿住着的亲戚家去,武钟谦嘱咐要为孩子买点吃的东西。
12、他们走到四马路一家茶食铺里,阿九说要熏鱼,他给买了,又给转儿买了饼干。
13、乘车到海宁路,下车时看到阿九可怜的样子,心中很难受,他知道孩子心里有委屈,曾偷偷地和妈妈说:“我知道爸爸欢喜小妹,不带我上北京去”。
14、其实,这是冤枉的。
15、在亲戚家呆了一忽儿,临别时,阿九说:暑假一定要来接我啊!”转儿还小,不懂事,只对父亲望望,没说什么。
16、唉,“只为家贫成聚散”,朱自清蓦地想起这一句不知谁写的诗,心中有点凄然,他回头看了孩子们一眼,硬着头皮走了。
17、3、朱自清从不讲自己的作品朱自清无论在中学、大学都很认真,上课时一手拿着讲稿,一手拿着块叠起的白手帕,一面讲,一面看讲稿,一面用手帕擦鼻子上的汗珠。
18、他的神色总是不很镇定,脸上总是微微泛着红。
19、他极少说他自己的意见;偶尔说及也是嗫嗫嚅嚅的,显得要再三斟酌词句,唯恐说溜了一个字。
20、朱自清在清华时已是当时知名的作家,但他在课堂上绝不讲自己的作品,同学们发现了这一点。
21、有一天,他们提了出来,朱自清非常慌张,半晌才不好意思地说:“这恐怕很不重要,我们没有时间来讲,而且也很难讲。
22、”同学们一定要他讲,他十分严肃地说:“我写的是些个人的情感,大半是的。
23、早年的作品,又多是无愁之愁,没有愁偏要愁,那是活该。
24、就让他自个儿愁去罢。
25、”4、朱自清与武钟谦朱自清14岁时与同岁的武钟谦订婚,是按封建旧俗包办的,朱自清并没有见过武钟谦,订婚时还是别人代替武钟谦与朱家的保姆见的面。
26、武钟谦是扬州名医武威三的独生女。
27、1916年,18岁的朱自清考上北京大学预科,高兴之余,与武钟谦完婚,双喜临门。
28、朱自清没有像当时的很多名人一样反对旧式婚姻,很喜欢武钟谦,婚后夫妻和睦,婚后第二年诞下一子。
29、1920年朱自清大学毕业后先后到扬州、台州、上海、宁波任中学教员,至1926年应聘到清华,其间与武钟谦又生育了3个孩子。
30、1928年底,武钟谦生下了第六个孩子,这一年岁首岁尾连诞两子。
31、由于生活贫困,省吃俭用,又操持家庭整日劳累,身体瘦得皮包骨头,天天发烧,开始她以为是痢疾,没有放在心上。
32、为了不影响朱自清的工作,有时明明躺着,听见朱自清的脚步声,一骨碌就从榻上坐起来。
33、后来,朱自清带她到医院检查,发现肺部烂了一个大窟窿。
34、医生劝她去西山静养,可她丢不下孩子,又舍不得花钱。
35、1929年10月间,武钟谦带着孩子回了扬州。
36、与朱自清分别前,武钟谦哭着说;“还不知能不能再见?”武钟谦回到扬州仅一个月,于11月26日就抛下6个孩子和朱自清与世长辞了。
37、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痛不欲生。
38、5、拒领救济粮1948年的时候,那些大学教授们也过上了几乎是上顿不接下顿的苦日子,由于法币大幅度贬值,他们的工资已经不够生活支出的了。
39、据说当时买一包香烟都得几万元,虽然教授们的工资也在长,却完全跟不上法币的贬值,弄得人们怨声载道。
40、为了顾住一小部分人,***给那些教授们一人发了一张所谓的配购证,只要你拿着它就能以很低的价钱买到美国援助的面粉。
41、当时美国开始大力扶持日本复兴,而美驻华大使对中国人也出言不逊,弄得很多知识分子非常生气,他们联合起来***所谓的救济,朱自清便是其中一个。
42、但是这个时候朱自清的胃病已经很严重了,没有钱治病不说,每个月只能买三代面粉养活12口人更是十分困难,最后他的病情甚至发展到吃到嘴里就会吐出来的地步。
43、朱自清曾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
44、”,就在同一年他在北京逝世了,临死前也吩咐家人一定不要购买“救济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