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风的是指什么
诗经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作品,诗经没有唯一的作者,是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一个作者群。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十五国风,即西周时期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是从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带有地方色彩的民间歌谣。《国风》是《诗经》的组成部分。分别为: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风19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豳风7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桧风4篇、曹风4篇。
《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诗歌也称为‘风’。唐代以后诗人们作古体诗,与格律诗相对,往往称之为“古风”或在题目上标明“古风”。例如李白作有《古风》五十九首。古代诗歌按声律要求标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
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每句则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古体诗、七言者较多),唐人因而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而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采蘋》
《采蘋》,《诗经·召南》的一篇。是一首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描述了女子采摘苹草、水藻,置办祭祀祖先等活动,真实记载了当时女子出嫁前的一种风俗。其艺术魅力主要源于问答体的章法。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苹、采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诗歌叙事不假修饰,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通篇不用一个形容词,而五个“于以”的具体含义又不完全雷同,显得连绵起伏,摇曳多姿。